
我在之前的「燕云战力体系」文章中曾经提到过,「心法」是搭配「流派」的。更准确的来说,「心法」是搭配「流派」的输出机制的。
所以,聪明的玩家其实不难想到,制作组在制作心法时候,自然也是围绕「流派」机制来设计的。
截至当前,心法一共有4个槽位,而推荐的「流派心法」也是4个。
一个萝卜一个坑,所谓的「搭配心法」其实就是替换掉其中几本「流派心法」。
所以得先介绍流派推荐的4本心法都是用来干嘛的:
- 第一本心法是「金色心法」,这是直接用于增强「流派机制」的心法。
- 第二本心法是「紫色心法」,这是在「主机制」的基础上,额外单独增加了一个副机制。
- 第三本心法是「紫色心法」,这是直接增强「副武器」效果的。
- 第四本心法也是「紫色心法」,这是专用于增强该「流派」某个频繁使用的功能的心法。
从这四本心法的定位就不难看出各自的重要程度。
- 流派推荐的「金色心法」,直接无脑选就行。因为它就是作用于流派的「主机制」,这如果都放弃,你是要自造流派吗?
- 增加「副机制」的那本紫色心法,大多数情况下,无脑选。某些高手玩家,要搞某种极端的配置,那么会放弃这本心法。不钻研游戏的普通玩家就不要操那个心了,极端配置也得配合极端手法,哪有那闲工夫去操练。
- 增强「副武器」效果的紫色心法,视情况而定。主要看你的操作习惯,你用不用那个副武器,用来干嘛,然后再看这本心法你用不用的上。基本上,只要使用副武器,那这本心法的价值就极高。即便当前鸡肋,但哪天更新一次就又香了,反正是没办法舍弃。
- 增强「某个功能」效果的紫色心法,这本心法一般是没人带的。因为它增强的只是某个功能,但我们一个角色要干很多活,这个「心法」的槽位留给能增幅更多功能的显然更有价值。
综上,流派推荐的「心法」,一般是带2~3本。根据个人操作习惯的不同,会有1~2本可调换的心法槽位。某些变态玩家可能会调换3本,但普通玩家就不用去学他们了,太费神。
「备选心法」
接下来说说价值比较高的备选心法。
备选的心法基本就是「通用」心法了,除去那些专门用于特殊情况的心法,常用的就两本:「易水歌」「征人归」。
- 易水歌。这本心法可以提供常驻的5%或10%的「增伤」和「增疗」,一般没其它更重要的心法时候,基本就是选它了。
- 征人归。它在升到满级之后,可以提供常驻的8%「增伤」和「增疗」,代价是受到的伤害增幅3%。它的效果其实类似于「易水歌」,只不过在没达到满重之前,它的增伤效果会被敌方的攻击打断。
下面举一个实例,大家就明白我说的「心法机制」的意思了。
「鸣金·影」流派
首先要知道官方给这个流派的「职业」定位是什么?贴身近战,「输出」兼「肉盾」。
什么?肉盾?没错,你没看错,它的确有「承伤」的作用。它的套装和某些招式都具备减伤效果,枪的技能几乎清一色的「强韧」站桩,所以本身就是要抗伤害。而且它还具备一点点的吸血能力,增强续航。只不过……文不成武不就吧!
所以在随机匹配时候,如果没有职业的「承伤」出现,那么系统默认的「承伤」就是「鸣金·影」。
在清楚了这个流派的「职业」定位之后,再看心法的作用就很清晰了。
- 金色心法「剑气纵横」。这本心法加了一个「纵横剑」招式,其作用就是高频引爆「流血」,而「纵横剑意」则提供额外增伤。所以,这本心法就是直接增强流派的「主机制」的,必须得带。
- 紫色心法「凝神章」。这本心法增加了一个叫「看破」的副机制。但副机制就一定有用吗?这不一定,要看它的「触发频率」和「实际作用」。对于「鸣金·影」流派来说,「看破」的基础效果完全是贴身打造的,提高「会意」和「减伤」,而满6重之后直接增伤20%流血。所以接下来就要看它的触发频率高不高了,很幸运的是,它的触发频率蛮高的。所以一般都要带上。
- 紫色心法「逐狼心经」。这本心法完全是针对「副武器」做增强的。降低「增伤」buff的完成条件,提供武学技60%的减伤,并且提供了一个更强的增伤buff。对于使用副武器的「鸣金·影」玩家来说,很难拒绝这本心法的诱惑。但如果不使用流派的副武器,或者不使用副武器的机制,那这本心法就一文不值了。
- 紫色心法「移经易武」。这本心法增强的是「易武技」效果。「鸣金·影」流派正常情况下就是要频繁切换两把武器,所以这本心法才增强了这个常用功能(对比「奶妈职业」就是「复活」功能)。但相比起「易水歌」或「征人归」来说,它的价值就明显不足了,除非它的功能极其独特,独特到比全面增伤更重要。但截至当前为止,它的功能不算太稀有,所以这本心法通常就会被替换掉。(而且,一般大家都是用「切换键」来切换武器,而不是「易武技」,此时它的价值就等于零了)
其它流派大同小异,对比我前面介绍的心法设计机制,再结合自己的操作习惯,应该就知道自己要带哪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