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百科

拿破仑一生详细介绍,你们都了解多少

阅读:(789) 2024-02-14 17:42:26

最近有部叫《拿破仑》的电影正在上映,影片采用了一种紧凑的叙事方式,大体上还原了拿破仑的一生。


电影《拿破仑》海报


当然了,可能有朋友说,电影时间太长,我工作太忙,实在没空去看。那也不要紧,我们今天就讨个巧,从拿破仑的经历中,选取4个关键词,为您来简单回顾一下他这传奇的一生。


土伦之战:一战成名 直升将军


我们选取的第一个词是“土伦之战”,可以说是拿破仑的成名之战。


土伦在哪呢?它位于法国南部,是地中海边上的一个重要港口,还是法国的海军基地。为什么这里会爆发战争呢?那就得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说起了。


当时,大革命推翻了统治多年的波旁王朝,还处死了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后。这事儿可以说是捅了欧洲其他君主国的肺管子,于是他们联合了起来,搞了一个反法同盟,打算武装干涉法国革命。


四年后,由英国和西班牙组成的联军,攻占了法国的土伦港。这个港口一丢,等于切断了法国进入地中海的航线,而反法同盟就可以利用这里,对法国进行经济封锁,这就非常要命了。



为了打破封锁,当时执政的法国雅各宾派政府,决定派出军队收复土伦。可是,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为什么?没兵啊!


防守土伦的英国和西班牙联军有一万四千人,法国这边呢,虽然也凑了一万四千人,可是却分成了两部分,中间隔着一座高山。


在那个年代,通讯不发达,搞得这两边的队伍只能各自为战,打了一个多月,愣是连土伦的边都没摸着,更别提收复了。


咱们的主人公拿破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到了土伦前线,他当时的军衔是陆军上尉。


别看他只是个上尉,可他已经是法军在土伦前线实际上的总指挥了,为什么?因为他在巴黎有个靠得住的铁哥们——小罗伯斯庇尔。


修筑炮垒的拿破仑


罗伯斯庇尔这个名字估计您听过,他是当时法国政府的一把手,他弟弟就是小罗伯斯庇尔。拿破仑跟小罗伯斯庇尔的关系铁到什么程度呢?打个比方,俩人有着能一起蹲在炕上喝二锅头就花生米的交情!呃,考虑到法国人不喝二锅头,我们换个说法,俩人有着能在小沙龙里葡萄酒就小奶酪的交情,听着就那么铁!


靠着好哥们的帮助,拿破仑到了土伦前线,他改变了之前法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盲目打法,先把土伦围了起来,但是,偏偏围而不攻。


接着,他率领部队夺取了土伦附近的法朗山,这里是周边的制高点,控制了这里,就能威胁土伦港里的英国军舰。


最后,他又把分散在阵地上的45门重型火炮集中起来,找准时机,对着土伦整整炮击了48个小时,把联军打得是头破血流。


之后,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拿破仑带领突击队发动总攻,一举拿下了土伦城,为共和国立下了奇功。


《拿破仑》中夜袭的年轻拿破仑


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共和国政府直接授予他准将军衔。您别忘了,刚来的时候他才是个少尉,等于是一天校官没做过,直接当上了将军!


奥斯特里茨战役:三皇相争 以少胜多


拿破仑一生中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奥斯特里茨战役,这场战役堪称他一生中最辉煌的胜利。


土伦之战后,拿破仑回到了巴黎,可是等待他的不是加官进爵,反而是失业!为什么?因为雅各宾派政府被推翻,罗伯斯庇尔上了断头台。刚才咱们说了,拿破仑跟他弟弟很铁,自然是吃了瓜落、丢了工作。


在之后的几个月里,他一直在巴黎街头游荡,日子过得着实落魄。但是很快,他就得到了重新发光发热的机会。


当时法国的保王党们蠢蠢欲动,打算推翻执政的督政府。为了平定叛乱,当时的督政官巴拉斯只好请回了拿破仑。而拿破仑呢,也确实是不负众望,轻轻松松就把叛乱分子剿灭——失业准将拿破仑,成功实现再就业!


不光如此,他之后的职业生涯是一片坦途,先是做法军总司令,后来是共和国的执政官,然后是第一执政、终身执政。


转眼到了1804年,已经不满足于这些头衔的拿破仑,终于捅破了那层窗户纸,加冕成为了法兰西的皇帝!


拿破仑加冕


拿破仑称帝这事,再次捅了欧洲各大君主国的肺管子——嘿!我们的王冠那都是从祖上传下来的,你拿破仑算什么东西?!一个科西嘉岛小破地方的乡巴佬,也敢自称皇帝?!总之,就是各位国王很愤怒,后果很严重,什么后果呢?他们又搞出了一次反法同盟,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拿破仑建立起的这个所谓的帝国,扼杀在摇篮里。


那么,这一次反法同盟的效果如何呢?说实话,不咋地。反法同盟打从一成立,就从南北两个方向,同时向法国发动进攻。结果呢?南边的军队首先溃败,不仅没能打进法国,还把威尼斯也一起丢了。


在北边,拿破仑亲自领兵从今天德国的乌尔姆杀了过来,奥地利军队遭遇惨败,一路后撤,一直撤到了一个叫奥斯特里茨的地方,它位于今天的捷克境内。


在那儿,被打得屁滚尿流的奥地利人遇到了赶来增援的俄国军队,顿时感觉自己腰杆又硬了,打算掉过头来,跟拿破仑再一决胜负。


奥斯特里茨之战,后世也称作三皇之战,因为有三位皇帝都参加了这次战斗,一个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个是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还有一位就是俄国的沙皇亚力山大一世。


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


战斗打响前,俄奥联军觉得自己必胜无疑,为什么?因为他们人多啊!联军人数加起来有八万六千人,而拿破仑的军队呢,只有不到7万人。


要说这联军一定没读过中国的兵法,正所谓兵不在多,在调度得法。如果是饭桶指挥官,带的兵越多越麻烦。反过来,只要调度得法,人少从来不是问题。


对拿破仑来说就是这样,他知道自己人少,于是决定在奥斯特里茨给俄奥联军挖个坑,他先是做出一副示弱的姿态,节节后退,把俄奥联军引到了一块开阔地。之后,又在开阔地上成功进行了阻击,打退了联军的几次进攻。俄奥联军发现拿不下法军阵地时,贸然决定放弃了战场上的制高点——普拉岑高地,把全部兵力都压了上去。


就在这个关头,拿破仑成功抓住时机,一举夺取了普拉岑高地,之后他一边死守高地,一边把他最喜欢的大炮拉了上来,对着开阔地的俄奥联军一通火力覆盖。


这么一套操作下来,俄奥联军是仓皇逃窜,法国人则是跟在后面一路追杀,最终创造出了拿破仑征战生涯中最大的一次胜利:法军以8000人伤亡的代价,消灭了俄奥联军一万六千多人,连奥地利皇帝都不得不交枪投降。


油画《奥斯特里茨战役中的拿破仑》


奥斯特里茨之战是拿破仑征战生涯的巅峰,同时也是他的转折点,在此之后,他冒险远征俄罗斯,结果以惨败告终,返回欧洲之后,他又在莱比锡会战中被反法同盟的军队打败。失败之后的拿破仑不得不投降,然后被迫退位,并且被流放到了地中海的厄尔巴岛上。


滑铁卢战役:沙场翻车 流放孤岛


下面我们要谈到的关键词,就是滑铁卢战役了。这一仗不仅对拿破仑意义重大,甚至已经成为了后世一个具有特殊寓意的词汇。


拿破仑被流放到了厄尔巴岛后,貌似低调了许多,可实际上,他内心是一点没低调,反而是冷静地旁观着法国的局势。在半年后的1815年初,他抓住一个机会逃出了流放地,重新回到了法国,宣布恢复自己的皇帝位。


拿破仑从流放地厄尔巴岛逃离


消息一出,欧洲各国又是吃惊不小,无奈之下,大家只能是老调重弹,干什么?组建反法同盟呗,按照序号排的话,这都是第七次反法同盟了。同盟组建之后,迅速汇合了70万大军,再次从南、北、西三个方向,对法国发动进攻。


面对这来势汹汹的敌人,拿破仑只能选择各个击破,他率领大军北上,准备先击退北方的敌人。


要知道,北方这支敌人由英国、荷兰、比利时和汉诺威组成,在联军的众多部队中,它们的战斗力算是比较强的,拿破仑的想法是,先啃下硬骨头,后面的仗就好打了。


1815年6月18日,参战双方在比利时小城滑铁卢迎头相撞,一场决定后世欧洲命运的大战就此爆发。


虽然我们已经知道战斗最后的结局了,不过还是要说,在滑铁卢之战打响前,拿破仑并非没有取胜的机会。他的部队人数比联军要多,而且他还是主动发起进攻,占据了战场的主动权,而且在他进攻的过程中,几乎攻破联军的阵地。


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前鼓舞士气


既然如此,那他最终为什么还是失败了呢?


正所谓天下没有永远的常胜将军,作为沙场老将的拿破仑,在这一仗里还是犯下了两个错误,第一是他低估了联军的战斗力,以致于在发动进攻之后,迟迟未能突破敌人的防线,反倒让敌人有了且战且退的机会;另一个错误,则是为了防止联军得到增援,拿破仑分出了3万人的兵力去阻击普鲁士军队,结果这支分兵完全没有找到普鲁士人的影子,更别提阻击了。


最终,当滑铁卢战役进行到最后关头时,普鲁士人及时赶到了战场,与联军一起夹击拿破仑。此时,拿破仑已经是无力回天了。


油画《滑铁卢战役》


3天以后,拿破仑宣布再次退位,之后他被英国人捉住,流放到了南大西洋中间的一个小岛——圣赫勒拿岛,这地方距离非洲大陆将近2000公里,距离美洲大陆3000多公里,正经是哪也不挨着。


英国人把他扔到这么个鬼地方,就是怕他再跑出来东山再起。事实证明,拿破仑也确实没有这个实力了,他在圣赫勒拿岛度过了人生最后的6年,于1821年5月5日去世,终年51岁。


《民法典》:百次修改 终成典范


跟拿破仑有关的最后一个关键词,我们选择了《民法典》,或者叫《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在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以后,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他说:“我真正的光荣,并不是打赢了四十多场战役,滑铁卢之战就抹掉了和它们有关的一切记忆。但是我有一样东西,是永远不会被人遗忘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这《民法典》到底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布的第一部民法法典,包括了三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是人法,也就是有关人的各种权利的规定;第二部分是物法,是关于各类财产所有权和物权的规定;第三部分则是获取各类所有权的法规,包括了继承、遗嘱、赠予、夫妻共有财产等等。


可能有人会好奇,拿破仑推出的这部法典,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您要知道,在这部法典问世前,世界各国对于公民的相关权利,都缺乏一部统一的法典,许多地方实行的都是所谓习惯法,就是祖上对这些事怎么处理,到我们这一代还怎么处理。


这就存在一个问题,比方说巴黎有自己的习惯法,里昂也有自己的习惯法,那如果一个里昂人在巴黎偷了东西,那该按哪个地方的法典执行呢?一定会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吧?


建立起一部统一的民法典,相当于在管理制度上把一个国家捏合成了整体,套用一个政治书上常用的表述,那就是“非常利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快速发展”。


既然这样,那拿破仑当初又是怎么想起要推出这么一部法典的呢?


早在拿破仑还没当皇帝的1799年,他就下达了命令,要求起草一部《民法典》。


一种观点认为,拿破仑目睹了法国大革命爆发后的乱象,以及雅各宾派专政时期,随随便便就把人送上断头台的草率,这让他意识到,必须要有法律去约束和规定人们对财产和生命的权利。所以在拿破仑掌权后,他让人修订了这部法典,在之后的几年里,他甚至亲自参与了部分法律条文的讨论。


后世有人做过统计,据说修订这部法典时,为了审核、修改草案,法国的法学家们开了102次研讨会,其中的97次是由拿破仑亲自主持和参与的。


最终在经过了3年半的修改讨论后,这部法典于1804年正式通过,经由拿破仑本人签署命令,正式颁布实施。


拿破仑《民法典》


在后来的历史中,这部《民法典》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留下的最重要的成果,它不光对法国影响深远,甚至还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后来美国、丹麦、希腊等国家,几乎是照搬了这部法典,而像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瑞士、巴西、阿根廷和智利这些国家,则是参考和抄录了其中的部分条款。


如今我们回头看,不难发现,拿破仑的这部《民法典》,已经成为了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


今天人们提到拿破仑,关注最多的还是他打了多少场胜仗,打下了多少土地。可是,您知道在这些武功的背后,欧洲付出的代价吗?


历史学家估计,在整个拿破仑战争期间,法国死亡了200万人,反法同盟的死亡人数接近了400万。这样的死亡人数放在人丁稀少的欧洲,已经算是相当吓人了。这让我想起了杜甫的诗句“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所有伟人的武功背后,堆叠的都是那一具具无名的白骨。


我猜,拿破仑或许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才会在落魄之后,把那部民法典,作为自己一生值得称赞的功绩,时时刻刻放在嘴边吧。


推荐阅读

《向僵尸开炮》枪械子弹技能全方位剖析

2024-12-23 10:30:59

勇登高塔 小程序玩家看到心态爆炸

2024-12-23 10:16:08

【烟花庆典】冰龙柱还是雷震子化身(活动bug)

2024-12-23 10:01:05

仙剑世界挂机秘籍:怎么自动战斗打怪,离线升级

2024-12-23 09:46:29

《仙剑世界》终测超高颜值新场景、新角色、新玩法试玩开启

2024-12-23 09: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