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体验,美好感受,人文情怀
京剧被称为我国的国粹,在今天这个不管是文化还是音乐都更加多元化的时代,或许大部分的年轻人更喜爱象征流行的电子音乐、说唱、民谣等等。
京剧的魅力蒙尘,但它依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无论唱腔还是词曲,仍然有着独属于它的特色。
下面我们就简要了解一下京剧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感受一下百年前人们的流行音乐。
一、京剧的起源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提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自元代以后,元曲的发展逐步贴近社会与生活。到了明代,昆曲更是受到了上层士大夫阶级的喜爱,得以传播和发展。但从万历末年开始,中国戏曲就开始孕育着一场新的巨大变革,民间声腔和各地剧种的纷纷崛起、各有发展。
京剧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逐步崭露头角。
京剧,它是由在北京的多种声腔系统相互竞争、融汇而成的,并不是单一的声腔和地方剧种。弋阳腔(弋阳腔,传统戏曲声腔之一。简称"弋腔",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戏曲声腔,它源于南戏,产生于信州弋阳,形成于元末明初。是宋元南戏在信州弋阳后与当地赣语、传统民间音乐结合,并吸收北曲演变而成)在明代嘉靖初年,即16世纪20年代已进入北京。
明代万历后期,即17世纪初年,昆腔(戏曲声腔之一,元代在江苏昆山产生)传入北京。昆腔进入北京后,取代弋腔处于领先位置。明末昆腔衰落,弋腔转化为京腔,一度得以发展。
清初,京城戏曲舞台上盛行昆曲与京腔。
乾隆中叶后,昆曲逐渐衰落,京腔发展得以取代昆曲,走上了京城的大舞台。
徽班进京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正值乾隆皇帝八十诞辰,当时富有的徽商想要以此为由头,资助徽班进京演出。
徽商的想法得到了徽籍官员的大力支持,于是,徽班进京,祝寿演出,深受欢迎,大获成功。
在《批本随园诗话批语》中记载到:"追至(乾隆)五十五年,举行万寿,浙江盐务惩办皇会,先大人命带三庆班入京,自此继来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班。各班小旦不下百人,大半见诸士大夫歌咏。"自此,他们在京师的舞台上站稳了脚跟,他们的成功演出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庆班是第一个进京献艺的徽班,演出以二黄为主的乱弹诸腔和昆曲。
庄清逸所写的《南府之沿革》中记载到:由江南传来四大名班曰:四喜、三庆、春台、和春,此四班昆、乱兼有,各角色色、艺皆精。到京后,即分拨各邸(和春班之牌,即藏吾家。余童年时尚见之,惜毁于庚子兵燹矣)……此即四大班入京之始。
徽汉合流
嘉庆年间,以徽班为主要力量的京剧,进一步发展。大约在嘉庆初年,汉调演员进京,搭入徽班。汉调流行于湖北汉水一带。
江西弋阳腔的一个支流形成为清戏,吸收来自安徽的二簧腔与来自甘陕一带的秦腔,形成汉调。徽调本是徽、秦合流,汉调的进入,又进而促使徽、汉合流。
京剧的多种剧种的融合再次凸显,不仅仅是单一的地方剧种,而是融合了多种声腔和唱法,在相互调和中得以发展。自此,京剧在徽、汉合流的基础上,以汉调为主,又对昆、梆等剧种加以吸收而形成。
汉调进京后,在剧目上产生的一个重要变化,便是将此前演旦角戏为主的风气,扭转为流行老生戏了。由于汉调所起的此种作用,京剧便产生了"班曰徽班,调曰汉调"的概括。
道光中期,老生分为三派:汉、徽、京,其代表人物分别是余三胜、程长庚、张二奎。这三人在京剧史上被称为前三鼎甲,又被习称为老生前三杰。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京剧进入了发展鼎盛时期,代表人物为孙菊仙、谭鑫培、汪桂芬。这三人在京剧史上被称为后三鼎甲, 又被习称为老生后三杰。京剧也由之前松散的集体制转变为名角制。
此后,京剧的名角也越来越多,出现了"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等京剧名家。京剧艺术也在之后的战争年代,伴随着战火而发展。
或许在今天看来,京剧已经不再是令年轻人为之心动的艺术,也不再是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它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它却一直拥有着独特的魅力。
二、行当分类
京剧把舞台上的角色划分成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在京剧里的专门名词叫做“行当”。(过去还有另一种分行方法:生、旦、净、末、丑。所谓:生旦净末丑,龙凤狮虎狗。其中“末”,即中年男子角色。现在“末”行已逐渐归入“生”行。)
元杂剧的时代,就划分出来很多行当。当时,这些行当的名词叫作脚色(后称角色),大致分为:末、旦、净、杂四类。末,分正末、副末;旦又分为正旦、外旦、搽旦;净又分为正净、副净;杂,包括其他演职人员。其中扮演主要角色的是正末和正旦。
等到明末清初,昆曲盛行的时候,行当的划分就日益细密精确,已经划分为十二种角色(行当),被称为江湖十二角色:老生、正生(相当于小生)、老外、末、正旦、小旦(相当于闺门旦)、贴旦、老旦、大面(相当于净)、二面(相当于副净)、三面(相当于丑)、杂。这些脚色在艺术上都有独特的创造。
不过对于京剧行当划分影响最大的,应该说是汉剧。汉剧共分为10种行当: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这十种行当所扮演角色的内容,大概是这样:末是主要的男性角色,就是京剧里边的生行;净与京剧里的净是一样的,指的是花脸;旦就是京剧里的旦,指的是女角色;贴,是贴旦的简称。
京剧在早期划分行当,也是这十个行当。只是后来逐渐合并,形成了现在的生、旦、净、丑四大类型。但在具体表演中,还是有差异和包容的。不同的是汉剧虽然有了生行,可他的主要行当和元杂剧一样,还是末,而不是生。发展到京剧,兼容了末行,生行反而成为主要行当了。
末 行
在京剧形成之初,舞台上确实有末这一行,而且由专攻末行的演员来出演,不能由生行演员兼演。京昆十三绝中的张胜奎就是末行的杰出代表,他在那张画像中扮演的《一捧雪》中的莫成,就是末行。因为末与衰派老生非常相近,而且后来一些擅于演老生的演员兼演末戏,一些演末的演员兼演生行戏,二者的界限被打破,末就并入了生行。
末行与生行表现手法不同,化妆方式也不同,直观上来看,最大的区别是髯口上,生行是戴“三”,其余的都算末行。舞台上还有末的痕迹可见,比如《四进士》的宋世杰,戴白满,这就是原来末行的戏。马派《龙凤呈祥》的鲁肃,戴二涛,也是末行的遗风。但是现在已经不单把末再拿出来了。
丑 行
简称“丑”。剧中丑行勾脸,而勾画“三花脸”,面谱与花脸有很大区别。
丑行又分文丑、武丑。文丑中又分为方巾丑(文人,儒生);武丑,专演跌、打、翻、扑等武技角色。根据动物属相,丑属牛,牛性笨,丑为笨的代名词。但舞台上的武丑亦叫开口跳,而能说能跳,表演出活泼伶俐,善演武功武技的角色,此与牛的丑笨性又截然不同。
生 行
简称“生”。生行分为须生(老生、胡子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
须生(老生、胡子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人,口戴髯口(胡子),因性格与身份的不同,可分为安工老生,称唱工老生(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靠把老生(如扮演武将),衰派老生(如扮演穷困潦倒之人等)。
红生:为勾红脸的须生,如扮演关羽、赵匡胤等。
小生:指演剧中的翎子生(带雉翎的大将,王侯等),纱帽生(官生)、扇子生(书生)、穷生(穷酸文人)等。
武生:为戏中的武打角色,穿厚底靴的叫长靠(墩子)武生,穿薄底靴的称短打(撇子)武生。
旦 行
简称“旦”。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
青衣:以唱为主,扮演贤妻良母型角色。
花旦:多表演性格活泼的女子,也有一部分悲剧和反面人物。
花衫:介于青衣和花旦之间,梳古装头(如古代仕女画中的头型)穿花盆底鞋。
武旦、刀马旦:其实武旦、刀马旦就是花旦、青衣的武扮,也多由花旦、青衣应工。
老旦:用本噪子演唱,多为中老年妇女。
净 行
简称“净”,亦叫花脸。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净行分如下几种角色: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如大将、和尚、绿林好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铜锤花脸称正净,架子花脸叫副净、武工花脸名武净,武二花脸言红净,在表演风格上均有不同的特色。
在长期的演艺过程中,这四个行当根据剧中人物的形象塑造需要,划分得更加细致。大致分为:老生、小生、红生、娃娃生、武生、青衣、花旦、老旦、武旦、贴旦、彩旦、铜锤花脸、架子花脸、二花脸、文丑、武丑、武净。而在每一行下又有分支,老生则分为唱工老生、做工老生、武老生;花旦一行可分为玩笑旦、泼辣旦、刺杀旦等,文丑中分方巾丑、袍带丑、茶衣丑。当然,这只有内行人才能分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