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埃航波音-737MAX坠机事件,一些网络舆论开始集体批评印度的一家软件公司,指责他们参与波音737MAX的飞行控制软件开发。这是因为狮航和埃航的坠机事故,直接原因是与波音-737MAX的飞控系统故障相关。随着埃航坠机事件的深入调查,责任追究范围从波音公司扩大至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甚至美国国防部。根据目前的情况,随着事故调查的不断进行,任何试图掩盖事故真相的行为都将难以持续。对这家印度软件公司的责任指责显然站不住脚,因为软件公司的工程师并不参与飞行操作,他们只是按照波音公司的需求来编写飞控软件。如果出现问题,责任仍然归咎于波音公司,因为最终他们有监督和管理飞机的责任,而软件公司并非问题的根源。

总的来说,波音-737MAX的问题根源在于飞机本身。波音-737系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7年,已有超过50年的历史。尽管波音公司对其进行了一些修改,推出了波音-737MAX,但这款飞机的设计依然继承了原有的框架。波音公司对飞机的内部空间稍作扩展,更换了更重、更大、推力更强的发动机,但却未对飞机的设计进行广泛修改。这导致了飞机的重心发生变化,为了平衡飞机,波音公司采用了一种相对简单且不够智能的方法,即通过自动降低机头来保持平飞。这种设计在高空巡航时可能导致飞机自动下俯冲,这正是狮航和埃航的两起坠机事件的共同特点。

波音公司似乎滥用其作为美国领先的军工和航空巨头的地位,对自身产品的质量控制由波音自己完成。美国政府为了降低成本,允许企业自己负责原本应由政府部门执行的质量控制任务,这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有动力为自己创造更多利润,但这也可能牺牲产品质量。因此,美国政府与波音公司同样要为事故负有一定的责任,因为他们未能对飞行员的投诉信息采取充分监管措施。

总之,波音公司必须承担最大的责任,因为他们以降低成本为动机,明知飞机存在缺陷却未能采取行动。美国政府也有责任,因为他们未能对波音公司进行充分监管。而印度的软件公司在这次事故中并没有实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