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体验经济能够让消费者高度参与消费和生产活动,既可以弱化信息不对称问题,又可以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共赢。体验经济通过激发企业与消费者的社会偏好、情感因素,可以有效增进双方之间的信任,从而实现长期合作。当前,体验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形式,正在逐步被人们所关注。企业家通过拓展体验经济来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而消费者在体验经济中得到了福利的增加。
体验经济能够让消费者参与到消费和生产活动中,通过一些助推机制的设计,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增进消费者福利。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体验农场的机制设计。传统的蔬菜瓜果市场是农户在市场上售卖,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而在体验经济模式下,农户借助互联网和生产基地监控系统对接,让消费者实时监测蔬菜瓜果的生产过程,大大降低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困扰。这种技术进步是一种标准的助推机制,农户通过引进网络技术,构建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体系,从而形成长期合作。
体验经济让创新成为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行为,实现了真正的共赢。在传统商业模式中,产品、服务的研发和创新都是企业自己的事,企业通过市场调研获得相关的需求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企业根据成本节约和生产率提升的要求,研发新技术,推动社会进步。在这整个过程中,消费者并没有直接参与。而体验经济让消费者参与到具体的消费和生产活动中,消费者可以根据产品和服务的使用体验,为企业提出改进建议,甚至直接提出产品和服务设计的新思想、新思路,大幅度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率,降低创新风险。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游戏行业。游戏企业通过设置论坛或者专项讨论板块,让玩家参与体验讨论,并给予其相应的奖励,激励玩家参与建议回馈。玩家在讨论的过程中,会提出很多有益的设计思路,甚至会提出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设计思想,游戏企业可以据此改进产品以及技术,甚至商业模式。
体验经济可以有效激发消费者的社会偏好,形成企业和消费者共同承担社会责任的机制,建立利益共同体。社会成员与生俱来存在社会属性,这种社会属性体现在个人的社会偏好上。社会偏好会激发个体的利他、互惠、公平等行为。体验经济下,企业可以通过相应的助推机制,有效激发消费者的社会偏好,并使之与企业的社会偏好形成共振,产生社会责任行为。可以说,体验经济有助于企业走出唯利是图的阴霾,构造出一个新的有情有义的组织,获得良好声誉。
体验经济并不寻求短期利益最大化,而是侧重于长期合作关系的构建,这就要求企业和消费者注重情义。在互联网时代,体验经济盛行,注重情义是非常普遍的。典型的例子就是落后地区的脱贫攻坚问题。在体验经济下,可以把扶贫开发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贫困地区种植果蔬,发达地区人口去当地旅游购物,并参与当地的果蔬种植。这种经济模式不仅可以拓展当地产品的市场空间,完善当地的种植技术,而且能够带动当地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多元化发展,帮助当地培育出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可以说,这一过程是互利互惠的,充满了情义。
名词解析:体验经济
有学者认为,体验经济是服务经济的延伸,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第四类经济类型,强调顾客的感受性满足,重视消费行为发生时顾客的心理体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是卖方经济。它们所有的经济产出都停留在顾客之外,不与顾客发生关系。而体验经济则不然,因为任何一种体验都是某个人身心体智状态与那些筹划事件之间的互动作用的结果,顾客全程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