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学中,雌雄同体作为雌雄异体现象的反义词,代表着一种独特的性别表现。一些动物既存在雌雄同体,也存在雌雄异体,而这种现象大多数情况下与遗传突变有关,显示了生物界的复杂性。下面列举了一些具有雌雄同体特征的动物,例如蚯蚓、黄鳝、小丑鱼、濑鱼、珊瑚、寄生蜂、蜗牛等。这些种类展示了生物多样性中的一小部分,同时也突显了自然界的奇妙之处。
1、蚯蚓(有性生殖/雌雄同体)
在自然界中存在许多不分公母的动物,其中蚯蚓是其中常见的例子。蚯蚓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各地,具有雌雄同体的特性,即拥有两性生殖器官。尽管很多雌雄同体动物可以通过孤雌繁殖,蚯蚓却不能实现这一点。这是因为蚯蚓的雌性生殖器官和雄性生殖器官之间的距离较远,必须通过这样来进行繁殖。
蚯蚓通常以成群结队的方式进行繁殖。它们首先平躺在一起,然后通过释放粘液将彼此紧密粘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蚯蚓的第15节开始产卵,而第9和第10节则吸收这些卵并使其受精。受精卵随后存放在蚯蚓的脊部,经过两到三周后,卵会孵化出幼小的蚯蚓。
2、黄鳝(转换性别)
在动物界中存在着许多可以随意变性的物种,其中黄鳝便是一个引人瞩目的例证。一般情况下,动物一旦确定了性别就会终生保持该性别,或者像蚯蚓那样具备两套生殖器官。然而,黄鳝却展示了一种独特的性别特性:它们拥有“转性”的能力。
黄鳝在初生时都是雌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长的发展,它们最终会进入第一次性成熟阶段。在此时,所有的黄鳝都是雌性的。经过第一次成功繁殖后,它们会经历第二次性成熟,这时黄鳝的性别会从雌性转变为雄性。因此,黄鳝的生命周期中,它们可以扮演妈妈和爸爸两种角色,展现了一种独特而奇妙的生物学特性,让人们对动物世界的多样性和变化能力感到惊叹。
3、小丑鱼(雄可变雌,雌无法变雄)
在世界上众多雌雄同体动物中,小丑鱼是一种备受瞩目的物种,让人印象深刻。尽管刚出生的小丑鱼都是雄性,但这并不表示它们注定要进行孤雄生殖。实际上,它们是罕见的可以由雄性转变为雌性的生物,而雌性则无法变为雄性。
每个小丑鱼种群都有一位统治地位的雌性和几个成年雄性。在青年期,雄性小丑鱼是雌雄同体的。如果掌握统治地位的雌性离世,其中一只成年雄性将经历激素变化,转变为该群体中的新雌性。这只新雌性将引领一群雄性鱼进行繁殖活动。然而,一旦这位雌鱼逝世,雌性鱼中的领头者将主动地改变性别,以成为新的雌性,继续支配和繁衍这一物种。
4、濑鱼(身边没有雄鱼繁殖时会改变性别)
濑鱼同样是一种能够进行性别转变的动物,然而与小丑鱼不同,它们却采取了与之相反的策略。濑鱼群体中所有个体在出生时都是雌性,并且在存在雄性濑鱼的情况下,它们的性别一直保持不变。然而一旦群体中的雄性濑鱼消失或离世,事情就会发生变化。
当最强势的雌性濑鱼开始争夺主导地位时,她会迅速展现出雄性特征,为了争夺领导权而进行激烈的争斗。最终获胜的雌性濑鱼将经历一系列身体和行为上的改变。她的卵巢会逐渐退化,精巢开始形成,而大脑也会开始调整行为模式。这样一来,原本的雌性濑鱼就会转变为雄性濑鱼,继续维持着群体的平衡和繁衍。
5、珊瑚(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兼备)
海洋中存在大量雌雄同体的生物,其中珊瑚虫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无论是雌雄同体还是不同体,珊瑚虫都有能力通过有性和无性生殖来扩大其群体规模。有性生殖对于珊瑚虫来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因为它可以帮助珊瑚虫开辟新的领地。尽管珊瑚虫的受精卵能够在海水的帮助下传播到遥远的地方,但实际上受精成功的概率非常之低,仅有极微小的几率达到百万分之一。
与有性生殖相比,无性繁殖才是珊瑚虫群体持续增长的主要手段。这种方式可以确保珊瑚虫形成相互连接的群体,从而促进珊瑚群体的持续膨胀。
6、寄生蜂(雌雄两种染色体混合)
寄生蜂是一类特殊的公母一体动物,其特殊之处在于其体内的雌性和雄性染色体混合在一起。这些蜂的行为清楚地展示了它们最关键的性器官是其“头脑”。举例来说,正常的雄寄生蜂和雌寄生蜂繁殖后,雌蜂会选择在宿主幼虫体内蛰卵。然而,有一些寄生蜂体内却拥有雄性的头脑和雌性的身体,形成了所谓的“雌雄嵌体”。
这种情况下,它们的繁殖行为变得错综复杂:它们会误蛰雌蜂,试图与宿主幼虫繁殖。有时,它们围绕雌蜂轻舞蹁跹,却并未真正繁殖;或者在繁殖初期突然停下,仿佛突然记起了重要的预约一般。
7、蜗牛(可孤雌繁殖)
蜗牛在生物界中展示着多样的性别形态,其中部分个体为雌雄同体。鳃类蜗牛表现出雌雄异体特征,而肺类蜗牛则展现雌雄同体属性。与此同时,鳃类蜗牛利用鳃进行呼吸,而肺类蜗牛则依赖肺进行呼吸。目前大多数已知的蜗牛属于肺类蜗牛,导致前者的种类相对较少。
雌雄同体的蜗牛不仅拥有这种独特的性别结构,还能进行异体交配。这类蜗牛具备双重的生殖系统,能够产生卵子和精子。在某些特殊环境下,它们甚至可以通过自体受精的方式进行繁殖。
8、灯塔水母(长生不老/无限延长生命)
无性别动物是指没有性别的生物,它们比变性动物更为罕见。这些生物缺乏雌雄生殖器官,因此其繁殖方式常常涉及分裂或出芽。在动物界中,确实存在一种无性别的生物,即具有“返老还童”能力的灯塔水母。
一般动物在繁殖后会经历老化过程,但灯塔水母独特之处在于完成繁殖后会重新回到未成熟的水螅体幼虫阶段。这种水母依赖分裂的方式繁殖,而非传统的有性繁殖。
9、蓝点石斑鱼(转换性别)
石斑鱼也是一种雌雄同体的鱼类,类似于濑鱼,它们也具有性别转换的特征。这类鱼在首次性成熟时为雌性,随后在次年转变为雄性。其中,生活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巴西沿海的蓝条石斑鱼在这方面表现得格外引人注目,它们可以在一天中多次发生性别转换。
在黄昏时分,蓝条石斑鱼的雄性和雌性会经历性别转换,甚至可能在短时间内反复进行多次。当两条鱼进行交配和产卵时,其中一条将扮演雌鱼的角色,而另一条则充当雄鱼的角色。完成交配后,它们会再次互相转换性别,以继续繁衍后代。这种现象同时被称为性别转换、雌雄同体和异体受精。
10、双带锦鱼(性别由个头决定)
双带锦鱼,又称蓝头鱼,是性别转变动物中引人注目的一种。它的雄性个体身上色彩绚丽夺目,而雌性则相对单调。然而,这种色彩单调的雌鱼却喜欢配对选择体型最大、色彩最艳丽的雄性,为繁殖选择最优秀的伴侣。因此,在繁殖季节的高峰期,体型最大的雄鱼拥有繁衍后代的最大优势。
当双带锦鱼还很小时,它们通常表现为雌性,并且参与生殖过程产卵。但随着它们体型逐渐增大,一旦达到一定大小,它们会从雌性转变为雄性,开始承担起雄性的繁殖角色。
有趣的是,如果将珊瑚礁上最大的一条雄性双带锦鱼移走,身材较大的一条雌性鱼会在短短几天内进行性别转变,变身为色彩绚丽的雄性鱼,并取代之前雄鱼的位置。
海蛤蝓
- 其他雌性同体的动物:
- 红鲷鱼、海蛤蝓、欧洲扁蛎、匙蛆、藤壶、清洁鱼、棉垫蚧虫、肝蛭、海鲈、船蛆、乌贼、豉虫、黑鲷、北美红雀等……
北美红雀
在雌雄同体的动物榜单中,我们主要根据动物的特征和知名度,并结合了互联网上相关的排行榜和榜单,为大家列出了以下名单。请注意,这份名单仅供娱乐参考,欢迎在评论中提出任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