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线?三线是1964年到1980年,在当时国际局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三线有大小之分,西南、西北为大三线,全国一、二线地区的腹地为小三线。
“三线工程”,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落户宜昌起,在深山里、涧水旁、荒村处,一座座神秘的代号工厂拔地而起,如715、710、403、404等等,在宜昌的发展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其中在在宜都建设的军工企业共有12处,如388厂、288厂、238厂,712所、717所等单位。
国营中南光学仪器厂(代号388厂)位于宜都市高坝洲镇宋山冲村,此地位于宋山脚下,距宜都县城9公里,是中国船舶系统中的一个三线基地。工厂于1965年11月开始建设,1966年5月进行生产准备,1969年进行产品试制,同年9月生产出第一批产品。
当时,三线建设的要求“靠山、分散、隐蔽”,厂区是在山区开辟出一块新天地。几乎都是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但按照现在的观点看,就是风景优美的休闲胜地。厂房和附属建筑,都依山而建,分散在沟壑纵横的隐秘处。当时的388厂共有10个生产车间、35个科室,还有一大片的生活区。
数以万千的职工和职工家属从千里迢迢之外赶来,用热血与汗水,勤劳与智慧,在大山之中修建了这处规模宏大的军工厂。当时的388厂就像是一个小型社会,生活区内配套设施齐全,办公楼、宿舍、医院、学校、电影院、礼堂、广播站、澡堂等等。为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厂子还安装了电视接收塔,修建了灯光球场,文化室,配备了乒乓球台等一批文体场所和文体器材。让大山脚下的偏僻地方成为宜都的一个繁华所在。
如今388厂早已更名为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大部分厂区和职工也早已搬出大山。再次走进大山深处的老厂,经过几十年的岁月洗礼,看到的已是物是人非。当年忙忙碌碌,人声鼎沸的地方,早已是人去楼空。该厂的大礼堂很气派,门口四根彩色柱子颇有历史感,礼堂内舞台上还保留着建厂40周年厂庆文艺晚会的横幅。上千木制座椅,还是当年摆放的模样,但早已积满灰尘污垢。
很多人都说三线建设就是劳民伤财,这话说得有些片面。三线建设,不仅实现了战略转移,战备防战,而且实现了全国的工业布局。如果没有三线建设,就不可能涌现许多三线城市,实现中国西线很快实现了工业化,实现了经济很快发展。